污水站除臭的八种办法比较

未知, 2020-12-22 10:00, 次浏览

污水站除臭的八种办法比较
 
  我们都知道,污水站如果不做***处理,会产生***量的恶臭气体,这些气体主要产生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排污泵站、进水格栅、曝气沉沙池,污泥处理设施以及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浓缩、脱水干化、转运、热干化、堆肥等处。
  1、掩蔽法:采用强烈的芳香气味与臭气掺和,以掩蔽臭气,使之能被人接收,适用于需立即地、暂时地消除低浓度恶臭气体影响的场合,恶臭强度2.5左右,无组织排放源。
  该办法可尽快消除恶臭影响,灵活性***,费用低,但恶臭成分并没有被去除。
  2、稀释扩散法:将有臭味地气体通过烟囱排至***气,或用无臭空气稀释,降低恶臭物质浓度以减少臭味,适用于处理中、低浓度的有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。
  该办法费用低设备简单,但易受气象条件限制,恶臭物质依然存在。
  3、水吸收法:利用臭气中某些物质易溶于水的***性,使臭气成分直接与水接触,从而溶解于水达到脱臭目的,适用于水溶性、有组织排放源的恶臭气体。
  该办法工艺简单,管理方便,设备运转费用低,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,需对洗涤液进行处理;净化效率低,应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,对硫醇,脂肪酸等处理效果差。
  4、热力燃烧法:在高温下恶臭物质与燃料气充分混和,实现完全燃烧,适用于处理高浓度、小气量的可燃性气体。
  该办法净化效率高,恶臭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,但设备易腐蚀,消耗燃料,处理成本高,易形成二次污染。
  5、药液吸收法:适用于处理***气量、高中浓度的臭气,是利用臭气中某些物质和药液产生化学反应的***性,去除某些臭气成分。
  该办法能够有针对性处理某些臭气成分,工艺较成熟,但净化效率不高,消耗吸收剂,易形成而二次污染。
  6、生物滤池式脱臭法:恶臭气体经过去尘增湿或降温等预处理工艺后,从滤床底部由下向上穿过由滤料组成的滤床,恶臭气体由气相转移至水—微生物混和相,通过固着于滤料上的微生物代谢作用而被分解掉,该办法在实际中较为常用,又可细分为土壤脱臭法、堆肥脱臭法、泥炭脱臭法等,但占地面积***,填料需定期更换,脱臭过程不易控制,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问题,对疏水性和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处理还存在较***难度。
  7、洗涤式活性污泥脱:将恶臭物质和含悬浮物泥浆的混和液充分接触,使之在吸收器中从臭气中去除掉,洗涤液再送到反应器中,通过悬浮生长的微生物代谢活动降解溶解的恶臭物质,该办法可以处理***气量的臭气,同时操作条件易于控制,占地面积小,但设备费用***,操作复杂而且需要投加营养物质。
  8、曝气式活性污泥脱臭法:将恶臭物质以曝气形式分散到含活性污泥的混和液中,通过悬浮生长的微生物降解恶臭物质,该办法适用范围广,目前日本已用于粪便处理场、污水处理厂的臭气处理,但容易受到曝气强度的限制,应用还有一定局限。